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華爾街見聞來源: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周六在2017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稱,房地產稅還是要出的,也不能拖的時間太長。
經濟參考報今日也刊文稱,只有從根本上消除熱點城市住宅價格炒作,才有可能引導社會資金關注實體經濟創新。要做到這一點,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加快熱點城市房地產稅試點。
分析師認為,本輪房地產政策調控尚未結束,原本希望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短期政策為長期政策爭取時間,現在來看只有加速住宅土地供給和房地產稅的推進了。
房產稅或能改善供需比例
華泰證券分析師謝皓宇在此前研報中提到,雖然上海重慶此前的房產稅試點開啟后,數據顯示試點對房價和縮小貧富差距影響微乎其微,但房產稅的確改善了普通住房的供需比例:在需求方,房產稅起到了調整房屋銷售結構的作用,使得普通住房銷售占比增大,別墅和高檔公寓占比相對下降,2011 年重慶高檔住宅的銷售面積下降了36.3%,而全國僅僅下降了11%觀察到供給方,房產稅在引導房地產企業提高普通住房的投資比例、增加房地產市場上中小戶型的供應、活躍房屋租賃市場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無望
上月底,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房地產稅法草案已經完成,最快有可能2017年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但是,即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也并不意味著就能落地和實施。
劉劍文稱,從立法程序上,房地產稅法在2017年出臺是很困難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
3月4日,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表示,房產稅立法已經列入五年立法規劃,今年沒有關于房地產稅立法的安排。
加速出臺?
盡管如此,在樓市高歌猛進,新的調控手段接連出臺之際,市場對房地產稅加速出臺的“憧憬”一直很高。
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倪鵬飛上月上海證券報撰文稱,在當前的最佳時間窗口和關鍵時刻,有關熱點城市應做好房地產稅試點的準備工作。當前樓市問題的實質是投資需求過度。房地產稅不僅是抑制過度投資需求的重要手段,還具有“一箭多雕”的機制效應。
在上周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 上,劉世錦稱:如果有房地產稅,你可以進行結構調整的。所以這些任務都很艱巨,時間已經到了,我就講這樣一個圖景,看我們有沒有可能朝前推進。
劉世錦認為,過高的地價會導致城市運營成本上升,可能導致很多產業因此而衰落。城市政府不能因為得了賣地收入的芝麻,而將整個城市轉型升級的西瓜丟了。他表示:城市政府有意無意把房價往高推,為什么這么搞呢,賣地有收入。但是我想,如果地價過高以后,成為生產運營各方面最大的成本,整個城市運營成本上去以后,你是沒有競爭力,城市相當一部分產業可能會衰落。
在今日的頭版文章中,經濟參考報也稱,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防止社會資金“脫實入虛”,需要擰緊資產炒作閥門,其中關鍵則在于控制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
文章提到,只有從根本上消除熱點城市住宅價格炒作,才有可能引導社會資金關注實體經濟創新。要做到這一點,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加快熱點城市房地產稅試點。2016年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從緊后,雖然市場整體已經降溫,但炒房慣性依然存在,加快房地產稅試點處于較佳時間窗口。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張亞婕認為,本輪房地產政策調控尚未結束,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有可能會引起政府對于中長期房地產政策的加速出臺:原本希望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短期政策為長期政策爭取時間,現在來看只有加速住宅土地供給和房地產稅的推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