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證券日報來源:
江蘇銀行的IPO破冰成功,無疑對于其它地方銀行沖擊A股重拾信心,證監會首發名單中的排隊銀行家數在經過近幾年的縮減后,自今年起也開始擴容。地處山東的威海市商業銀行(下稱威海銀行)成為了最新一家入選A股排隊的城商行。
然而就在威海銀行行積極準備上市之際,其卻因“貸款轉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突然收到銀監會的一紙行政處罰通知。對于此問題,威海銀行董辦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并沒有做出明確說明。而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銀監會近期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中,因與威海銀行違反相同法規的銀行并不在少數,而這種不合規操作可能產生的風險,也可能成為日后監管部門查處的重點。
威海銀行躋身IPO排隊名單
擬赴上交所發行13.9億股
自2007年起,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以及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集中上市后,城商行似乎與A股市場絕緣了。長達九年時間里,盡管IPO公司層出不窮卻再沒有一家城商行登場亮相,如今這一尷尬處境隨著江蘇銀行IPO獲批而將有所改變。證監會已于日前核準了江蘇銀行的首發申請并將于6月29日正式申購。盡管11.54億股的A股發行規模,相比此前擬發行股數上限減少了逾半數,但江蘇銀行IPO闖關成功也為籌備上市的地方銀行打了一針強心劑。
從今年以來,A股IPO排隊銀行數量在經歷了前幾年的萎縮之后,已然轉為日益壯大。不但徽商銀行、盛京銀行這些為H股上市而一度退出A股IPO的銀行欲重返A股,威海銀行也做為新軍進入了排隊名單。
去年6月份,威海銀行召開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討論并通過了《威海市商業銀行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A股)并上市的發行方案》等一系列與上市相關的議案,宣布進軍A股資本市場,并于當年相繼取得銀監部門、國資委等上級部門關于該行A股IPO的相關批復,今年躋身證監會A股首發排隊名單無疑是該行向A股上市目標又邁出的堅實一步。
威海銀行預披露招股書顯示,該行擬赴上交所上市,發行不超過13.9億股新股,發行后總股本約55.62億股,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該行資本金。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山東高速集團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該行19.67億股,占發行前總股本的47.15%,為該行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2015年年末,威海銀行總資產1512.78億元,去年該行實現凈利潤15.8億元。
對比證監會定期披露的IPO排隊名單不難發現,這份名單中的排隊銀行數量一直在變化,始終處于“有進有出”之中,此次威海銀行的加入,則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首次亮相的A股排隊銀行新軍,目前該行在證監會的審核狀態為“已受理”階段。
下屬分行違規
遭銀監會罰款二十萬元
就在威海銀行積極推進A股上市進程之際,該行卻于日前因下屬青島分行涉及違法違規,而收到了銀監會青島銀監局開出的一紙行政處罰罰單。
銀監會網站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5月31日,威海銀行青島分行因“貸款轉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而遭到銀監會青島銀監局的行政處罰,處罰金額為二十萬元,處罰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蹲C券日報》記者查閱發現,該法第四十六條所規定的處罰情形包括: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報表、報告等文件、資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
剛進A股IPO排隊名單就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罰,這是否會對威海銀行上市之途造成負面影響?在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中規定,在發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中包括:最近36個月內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威海銀行青島分行被銀監會給予了行政處罰,但處罰金額僅為二十萬元,為處罰標準的下限,因此并不一定構成首發上市公司管理辦法中所認定的“情節嚴重”。在改正并上繳罰款后,對于其籌備A股上市應該不會構成實質影響。而與威海銀行一樣,也因貸款轉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情形遭到行政處罰的包括了多家銀行,其中也涉及部分已上市銀行。
加大查處力度
數千張罰單彰顯監管決心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自去年9月份銀監會修訂后《中國銀監會行政處罰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后,作為銀監會加強銀行業監管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銀監會官網“行政處罰”一欄的罰單開始密集增多,僅從去年9月份至今,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已公布罰單數千張,涉及的違法違規行多集中為票據違規、違規發放貸款、違規收費、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款三查不到位等。新修訂后的《辦法》規定,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行政處罰有關信息,以提高處罰的透明度,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
在諸多違規行為中,與威海銀行一樣,同因貸款轉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而受到行政處罰的銀行也是數量眾多。在證監會青島銀監局同一天披露的8張行政處罰名單中,有高達6家銀行是因為此種原因被罰。
據記者了解,所謂“貸款轉保證金開立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先向企業發放貸款,全額轉作保證金,然后開出等額銀行承兌匯票,這樣企業所獲得的借款最終是以銀行承兌匯票對外支放,銀行既發放了貸款,又增加了保證金存款。由于無形中增加了銀行存款規模,這也成為了一些銀行員工完成存款任務的“捷徑”,使得信貸人員在工作中為了追求存款沖淡了對貸款條件的審查。
然而這種操作無形中造成了存款的虛增并擴大了銀行經營中的風險,顯然,部分銀行不惜違規操作,與其過度強調業務規??己藱C制不無關系。如今銀監會加大對此項違規行為的查處,也是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維護公平競爭的銀行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