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來源:
突遭嚴令查處,除了錯愕,就是恐懼。人人自危,這就是當下證券行業從業者的狀態,特別是在中信證券八人被要求協助調查之后。
中信證券昨日首次公開確認,公司有幾名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有關問題,調查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近期,證監會還向公安部集中移送了22起涉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犯罪的案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移送案件總數為48起,此次移送占到近一半,其中不少涉及券商和基金公司員工。
目前的證券市場監管風暴與前期的“股市危機”密切相關。《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對于前期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違法違規,證監會將開展嚴厲打擊。不僅針對證券行業的“專業”違法者,也包括監管系統內部的“執法犯法者”。
“專業”違法者
一家證券公司的保薦代表人光某,在對上市公司進行督導期間,得知該公司有重大利空消息。眼瞅著利空消息公告后,就是數十萬的損失,光某最終選擇鋌而走險,通過大宗交易、二級市場減持股票避損,交易金額達到幾千萬元,成功避免損失數十萬元。
除了涉內幕交易,券商從業者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齊某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得知公司自營賬戶交易決策的未公開信息之后,由其本人及配偶與自營賬戶進行趨同交易,趨同交易金額近10億元,非法獲利數千萬元。
在證監會近期移送公安部的22起案件中,涉及證券從業人員的案件有多起。據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介紹,證券從業人員涉嫌參與多起內幕交易案件,情節嚴重。
比如,一家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羅某,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多家上市公司內幕信息,先后多次從事內幕交易,非法獲利。而且,在相關內幕交易案件中,內幕信息知情人不僅自己從事內幕交易,還泄露內幕信息給親友,供其從事內幕交易,非法獲利。
《第一財經日報》發現,上述22起案件中,包括券商從業人員3起、券商資管從業人員2起、基金公司從業人員3起。
券商資管從業人員的問題,主要是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趨同交易。比如,一家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的顧某,在其任職管理3只產品期間,利用所獲知的未公開信息進行趨同交易,趨同交易金額數十億元,非法獲利逾億元。另一家券商資管公司楊某,涉嫌趨同交易股票過億元,非法獲利數百萬。
基金公司從業人員的問題,主要是泄露未公開信息。比如一家基金公司的王某,涉嫌泄露未公開信息,信息受讓人進行趨同交易,趨同交易金額數億元,盈利數千萬元。另一位基金從業人員田某也因相似問題被查。
另外,還有一家基金公司的王某,在先后管理4只基金產品期間,持續利用其管理的產品交易決策等未公開信息,趨同交易幾十只股票,交易金額數億元,非法獲利金額數百萬元。
在前期股市異常波動期間,各項違法行為多有暴露。據本報了解,證監會對此高度關注,表示“將一如既往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特別是對前期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違法違規活動開展嚴厲打擊”。
主席親自約談
作為資本市場的“守夜人”,監管層內部人員也有“打盹”的時候。8月25日,新華視點稱中信證券八人被公安要求協查,同時還宣布證監會工作人員劉某及離職人員歐陽某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文印章,被公安機關要求協查。
違法違規案件頻發之際,內部能否“經受得住檢查”,已成為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肖鋼的心憂。
近日,證監會在北京召開會管單位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肖鋼親自出面,集體約談各證券期貨交易所、各下屬公司、各協會等19家會管單位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據本報記者了解,這是肖鋼上任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公開集體約談。
滬深交易所、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中金所、中國結算、股轉公司等會管單位黨委書記都參加了會議。
“‘嚴是愛、松是害’,對同志嚴管,才是對干部的真正的關愛,決不能把同志關系弄成只能聽表揚、容不得批評這樣的庸俗地步。”肖鋼要求,無論是組織市場運營,還是監管支持和自律服務,都要做到程序規范、經受得住檢查。
肖鋼的擔心,一部分是源自簡政放權。在他看來,隨著證監會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加大,過去圍繞證監會的“公關圍獵”有可能轉向會管單位。目前證監會正在推動簡政放權,特別是上市審批權,隨著注冊制實施將逐漸向交易所傾斜。
“交易所在市場前端,重要崗位多,自由裁量權力大,機構也比較龐大,管理的鏈條長,管理的盲區也相應較多。”深交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吳利軍在會上表示,下一步要在摸清廉政風險底數的基礎上,領導親自抓、親自過問,全面完善相關廉政風險防控制度。
昨日,證監會還通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表態,堅決處理利用職務便利從事股票交易行為。為此,證監會紀委要求各單位探索“工作底稿第三方獨立存管制度”,以備紀委隨時檢查。
目前,證監會系統15家正局級派出機構、12家人員編制在80人以上的會管單位均單獨設立了紀檢監察辦公室;全系統配備專職紀委書記3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