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華夏時報來源:
豬價瘋漲無改寬松 央行下半年或繼續放水
7月27日、30日股市再次出現暴跌,上證指數分別跌8.48%、2.2%。“現在的股市仿如受驚的小姑娘,動不動就大跌,以引來管理層安慰一下。”深圳一家投資機構總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稱,雖然美國加息沒有給出時點,但是豬價上漲引發了市場擔心。
股市暴跌,央行立即發聲。7月28日股市開盤前,央行罕見地在會議之前發布“8月初召開分支行行長座談會”的新聞稿,并稱“受穩增長政策效果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近期物價水平低位企穩,其中個別商品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漲幅,但總的看居民的物價預期保持穩定”。央行稱下半年仍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
今年3月以來,豬肉價格已經環比上漲30%以上。由于豬肉價占CPI中1/10權重,可以說兩者的關系如影隨形,市場擔心豬價上漲推高CPI,從而影響央行寬松貨幣政策,預期的降息降準減少甚至生變。上述央行的喊話傳達了下半年貨幣政策方向,“預計下半年或有兩次降準、一次降息。”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寬松貨幣政策仍將繼續。
一頭豬引發的憂慮
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引發一場颶風。一只豬價格的上漲,會引發股市地震。近日,經濟學專家們都在圍繞豬價進行分析,豬肉價格已經牽動貨幣政策的神經和股市的神經。
豬肉價格一路瘋漲,從3月末至7月中旬,22座城市豬肉平均價環比漲幅已達30%以上。從豬價各個細分市場來看,3 月下旬以來批發市場仔豬上漲超過60%,毛豬上漲45%,白條豬上漲接近40%,零售端50個城市豬肉平均價上漲15.6%。原本是淡季的上半年,豬價卻出現了逆市瘋漲,引發了市場對于CPI推升引發通脹的憂慮,進而引發對寬松貨幣政策力度減弱甚至轉向的擔憂。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這一輪豬價暴漲周期是由于產能持續去化、供給短缺導致,“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存欄量持續下滑,2015年6月降至38461萬頭,為2009 年以來的歷史新低。整體生豬存欄量下降,加上今年春節后養豬戶壓欄情況減少,一定程度削減了豬肉的額外供應量,支撐豬價反彈。”
國金證券宏觀分析師李治平稱,除了豬存欄降至歷史低位,供給起到了主導作用之外,今年需求趨穩是另外一個強支撐條件。“去年供給持續收縮,豬肉價格并未顯著呈現周期性回升,背后存在需求弱與技術提升兩方面因素。”
豬價上漲正在威脅CPI數據。一是因為食品價格對CPI影響在30%上下,而豬肉價格對食品價格影響也在30%上下,豬肉價格上漲因而對CPI影響占到10%。二來豬肉價格上漲往往會帶動食品價格整體上漲,進而直接推升CPI上漲。CPI又是左右貨幣政策的重要依據,所以說,一只豬的價格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那么,狂奔而上的豬價還能瘋多久?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稱,由于養豬成本持續下行,而餐飲消費等需求端回升幅度有限,其它肉類價格持續下降,豬肉價格或難以出現2011年大幅上行局面。“豬肉價格上行可能推動通脹在下半年有所回升,但難以改變總體需求疲弱下的弱勢格局,通脹回升幅度或較為有限。”
在姜超看來,需求低迷將抑制豬價暴漲空間,原因是經濟低位走平,消費微幅回落,近期股災令居民財富蒸發,間接導致消費增速回落。“股災將拖累2016 年上半年消費增速0.9 個百分點。食品價格變動受經濟周期驅動,當經濟周期下行,收入增長受限,對豬肉需求的增長將放緩,豬價上漲幅度亦將受到抑制。”此外他還認為,公款吃喝查處力度不減,未來豬肉浪費性消費將繼續下降;豬肉價格當月同比與發電量、工業增加值同比的走勢趨于一致,7 月以來發電耗煤繼續負增長,工業增速企穩依然堪憂,那么豬肉價格增速也將放緩。
寬松繼續上演
豬肉價格瘋漲,已經推升CPI上漲,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全國CPI同比上漲1.4%,比5月回升了0.2個百分點;其中21個省份CPI漲幅較前一個月回升,青海6月份CPI漲幅最高為2.8%,新疆漲幅為全國最低僅為0.1%。
接下來CPI還將因為豬肉價格而向上推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 7月CPI同比漲幅或于1.6%左右。華泰證券分析師俞平康認為,CPI下半年將不斷攀升,至12月份有可能達到3%左右,全年CPI或達2%左右。
但到目前為止,繼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并未改變。一般來說如果CPI連續三個月超過3%,往往會引發加息的風險,現在遠未到貨幣政策轉向的時候,同時經濟數據仍未見底回升,降準、降息仍可期。
“年內降準可能還有兩次,降息只有一次。假如經濟企穩比較順利,那么降息就沒有了。”劉東亮對本報記者分析稱,三季度可能各有一次降準和降息,四季度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來決定。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爽預計,未來幾個月決策部門將維持寬松的政策立場不變,年底前或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計1個百分點。降準一次通常是50個基點,那么也是兩次降準的節奏。
至于下一次降準或降息的時點,劉東亮認為6月央行采取了“雙降”,而且近日美國議息會議并未就加息給出具體時點,那么近日央行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下降,“有望在8月或之后落地。”
連平認為,降準降息仍有必要,但降息已經面臨一系列制約因素,必要性也在明顯下降。降準應視外匯占款情況、市場流動性變化狀況進行適度、適時靈活調整,“從配合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加大力度和順利推進的需求看,下半年有必要相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7月28日,央行稱主要觀察總體物價水平等宏觀指標,下半年仍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穩定金融市場預期,繼續支持實體經濟企穩上升。
寬松貨幣政策可期,不僅僅是CPI遠未影響貨幣政策轉向,主要是經濟低迷仍需刺激。劉東亮認為,目前仍存在經濟下行壓力,還沒有出現經濟企穩態勢,估計2016年經濟仍不會明顯反彈,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會持續。
“預計未來5-10年GDP增長率為5%-6%。只要就業沒有問題,經濟運行良好,GDP數據并非十分關鍵。反倒是過度推高經濟增速,會造成過度投資,債務堆積,結構扭曲。”劉東亮稱,未來經濟不僅僅以增速來衡量,而且已經出現了新常態。
然而,眼前豬價上漲已擾動市場敏感的神經,如果豬價帶動CPI持續沖高,而經濟又遲遲未能見底回升,那么滯脹將會使貨幣政策左右為難,經濟助推也面臨阻力。因此,豬肉價格的走勢,仍是下半年市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