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國際商報來源:
一是國家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雖然我國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但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中央政府,經濟規模是1962年的1萬倍,還有幾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等戰略儲備。因此,要堅信中央政府有能力、有辦法來應對和化解各種市場風險,確保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實現7%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二是中國式量化寬松正在進行中。今年以來三次降準、三次降息,再加上財政部批復的3萬億地方債置換額度等,央行貨幣“放水”的態勢已經相當明顯。但由于我國經濟容量大、積弊深,后期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仍然困難。因此,下半年繼續大幅度降準勢在必行,甚至推出適宜中國國情的量化寬松政策也在情勢之中,以切實化解經濟困難,促進中國經濟高水平協調發展。
三是下半年GDP增速將實質提升。上半年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繁榮,為7%的GDP增長速度至少作出了0.5%的貢獻(見表一)。但下半年金融衍生品市場將不可避免地進行一定幅度的調整,對GDP增長的貢獻也將比較有限。因此,下半年中央政府勢必大幅度釋放政策紅利,加大實際投入,加快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步伐,以確保GDP增長總目標的實現。
四是間接出口的鋼鐵需求增加。“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等資本和工程輸出,必然帶動鋼鐵等商品輸出,由此勢必增加我國鋼鐵產品的間接出口。
五是批復的項目大量開工。國務院去年底已批準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人民幣的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其中今年投資超過7萬億元。但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今年1~6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51.3億元,而按照全年8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的預定規劃,下半年需要完成5348.7億元,即平均每天需完成29.3億元的投資任務;同樣,交通運輸部上半年僅完成9839億元的投資,如按全年完成2.6萬億元的計劃,下半年還將完成16161億元,即平均每天投資約為88億元。
由此可見,大量建設項目的開工或續建,勢必會增加相當數量的鋼鐵需求,從而促進鋼鐵產業鏈走過最壞時候。
綜上研判,中國鋼市歷史性底部已經基本形成,最壞時候正在過去,下半年總體情勢或略好于上半年。其中三季度期鋼和現鋼將探底回升,但抬升幅度有限;四季度鋼市有望在利多因素積聚下震蕩上行;下半年鐵礦、焦炭、焦煤價格將繼續弱勢運行,但相關期貨品種有較多運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