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021-66025666
時間:2021-09-25瀏覽量: 作者:東方早報來源:
徐樂江在此間舉行的2015中國企業500強高峰論壇上表示,產量從1978年2800萬噸到現在8億多噸,改革開放以來鋼鐵業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粗放式發展帶來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產能過剩、競爭加劇也使得行業進入冬天。
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報收于82.34點,一周下跌0.95%,跌幅略有擴大。目前,鋼材期貨市場震蕩下行,鋼坯價格窄幅波動,市場信心整體偏弱。現貨鋼材的下游終端需求持續低迷,這就決定了商家還是以降價出貨回籠資金為主。
徐樂江表示,當前中國鋼鐵業需求下降反映了行業發展規律。戰后的歐洲、日本最初鋼鐵也是供不應求,把該建的基礎設施建完、該造的房造完后,對鋼鐵的需求逐步降低、開始調整。當前中國8億噸的鋼鐵產量中4億噸是建筑用材,未來10年或15年,這一比例會逐步降下來。
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積極應對,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國外鋼鐵產業歷史上的調整不同,當前中國鋼鐵產業調整面臨兩大新情況:一是對污染排放等環保的認識和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標準甚至高于發達國家;二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廣泛運用。
徐樂江表示,“互聯網+”戰略將成為平衡市場供需關系的工具,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對今后產業調整會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企業應抓住機遇,大力推動綠色鑄造、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積極利用新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由于成交低迷,大漲兩周后再度下行的國內鋼市跌勢繼續。
據分析,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總體小幅下跌。上海、杭州、濟南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元至90元,只有沈陽、哈爾濱等少數地區價格略有上漲。從杭州市場可以看到,價格的跌幅不小,雖然一些規格品種的資源相對偏少,理應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但需求過于低迷,商家只能“以價換量”快速出貨。
在板材市場上,價格也是普遍下跌。熱軋板卷價格趨弱下跌,上海、南京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元至70元。在京津冀市場,成交更為清淡,雖然市場庫存壓力并不太大,但商家多以回籠資金為主。
據“西本新干線”的最新報告,在國產礦市場上,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基本平穩,原因是受環保因素的限制,河北地區的一些礦山已經部分停產,這多少減輕一點礦價下行的壓力。
相關機構分析認為,下游行業對鋼材的需求依然難有實質性的提振,而鋼廠復產后,新投放市場的資源將逐步增多,市場供需矛盾必然有所加大,這必然導致商家的出貨意愿增強,短期內鋼市還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